(记者 梅玉婷 徐伟柔)12月29日,“科技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研讨会聚焦“中国刺绣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主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我校副校长杨震出席会议。
会议由“湘绣传承与创新”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舜尧和我校工程与设计我司党委书记梁勇主持。
杨震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故事。近年来,我校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致力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和非遗保护人才建设,助力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提速提效。
李宏复表示,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技术不仅在非遗保护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也在旅游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非遗在数智经济时代影响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融合数字智慧与科技创新等跨界力量赋能非遗产业,打造数字新消费与新文创产业赛道,实现非遗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校科技处副处长余自娥宣布“湘绣传承与创新”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届技术委员会成立,与会领导颁发委员聘书。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杨做“故宫文物保护的标准化研究”主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文物保护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手工缝纫技术的历史、应用、传承与发展。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会长常月红从中国非遗标准体系统、数字孪生系统思路框架详细介绍了“中国非遗保护标准化体系”研究。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李宏复介绍了五大会议主题,并发布开放课题、颁发证书。
孙舜尧做“湘绣传承与创新”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汇报,他介绍了湘绣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的研究团队、主要内容、运营主体、技术指标与效益指标。他指出,项目成功创建首个“AI湘绣文化基因数据库”、研制湘绣智能制版软件、研制AI湘绣智能装备并制定AI湘绣工艺新标准。
研讨会围绕科技赋能非遗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中国刺绣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标准化体系构建;中国刺绣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全球数字发展道路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进行讨论。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集中呈现了数字非遗保护与传播理论研究、数字技术文旅应用场景和企业数字技术最新成果,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模板与新思路。此次会议由我校主办,我校工程与设计我司、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我校“设计学”学科、“创意设计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绣传承与创新”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
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非遗数字化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优秀青年学者、相关企业等参加会议。
编辑:黄依依
责编:马铁泉
审核:陈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