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荣 李芝莹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深刻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多管齐下抢占网络先机,从引领新思想、构建新内容、完善新平台、培育新队伍等多渠道入手,构建立体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内容的触达率和学生的接受度,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一)多渠道加强舆论引导,提升思政教育的引领力
坚持思想引领为魂,全力凝聚主流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思潮此起彼伏,信息内容复杂多样且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极广,正在无形之中影响着高校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高校要主动加强学生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使高校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牢固阵地。一是融入时代元素,找准时政热点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高校应牢牢把握住新时代新思想新脉搏,在课堂上多角度、多主题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凝聚共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弘扬主流思想,注重显性教育与隐形引领有机结合。以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旋律,进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引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培育“校园网红”,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取向双向并举。“校园网红”应因势利导,第一时间正确运用网络媒体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和集团的相关政策进行解答,以正确的政治立场、鲜明的价值观念,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科学理性地分析思考,分清真伪、辨明是非,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促进价值观念的认同与践行。
(二)多视角拓展思政维度,强化优质内容的创造力
坚持内容为王,激活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新引擎。面对当今互联网发达、信息和资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每天生活在充斥着各种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海洋中,高校思想工作者要想守牢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就必须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因势而新,不断优化。一是发挥资源优势,精准把握刚性需求与思想特点。最大程度汇聚课内外、校内外优质资源,并从优化学生体验出发,遵循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规律与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对网络思政内容进行优化改造,用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的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长短课程、生动视频自然而然学习,把思想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在各类课程中。二是坚持以小见大,寻找宏观理论与微小实际的结合点。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化解学生的实际困惑为着力点,深挖校本文化,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供给,通过文化共鸣、价值认同、情感联结的多维交互,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调统一,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影响力。三是树立“内容为王”,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要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以党和国家重要事件为契合点,不断推出引领性强、牵引力大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又要采用网言网语和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把理论讲透讲活,融合图、文、影、音多种元素,开发出能够真正为学生思想上解惑、充满正能量的优质网络思政教育产品。
(三)多维度构建教育体系,拓展教育平台的辐射力
坚持技术支撑为要,搭建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VR技术、手机APP课堂互动等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层出不穷,学生更喜欢这种互动式、去中心化的教学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把教学知识与网络技术、学生融为一体,打造聚焦立德树人、彰显集团特色的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二是合理布局思政教育传播矩阵。打破网络平台矩阵的简单叠加与重复,统筹推进校内平台与校外平台互补互融,建立校——院——师生网络达人三级纵向矩阵,多举措发挥网络平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舆论引导、工作交流的作用,实现同频共振、以点带面、聚合传播的网络学习教育体系,扩大网络思政教育的覆盖面。三是立足多方联动的网络教育平台。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聚集全省各高校网络平台优势,整合校内各级各类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资源,集专业化、高端化、多媒体化为一体,建立起共建共融、特色鲜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网络学习交流室和班级特色网上学习项目,将“教”与“学”融会贯通,融合发展网络思政教育,形成众星闪耀的层级化、全覆盖、共联动的立体多维的网络学习传播教育体系,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辐射力,真正实现网络育人的“全方位”。
(四)多聚力培育工作队伍,实现统筹聚合的协同力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汇聚网络思政强大合力。要想实现“三全育人”的成果的最大化,培养一支回应时代关切、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工作队伍是关键。一是建立严格的选拔标准。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个方面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把好思政师资队伍的质量关,引进一批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网络文化圈特点、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的富有时代感召力和战斗力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二是优化队伍配置。通过激活存量,做大增量,提高质量,聚集多方力量,形成以党员干部领导、全国知名专家指导、思政教师主导以及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全员参与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形成专兼结合、师生联动的网络育人“大思政”队伍。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将网络思政工作由虚变实,多措并举,多极辐射,释放队伍建设新活力。三是聚焦全员参与。以党支部带团干部,守正创新网络思政工作顶层设计;以专业教师带学生团队,奏响合力育人的时代强音;以研究生带本科生,实现朋辈群体良性互动,引领和提升学生参与度,努力构建“一树多枝”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教师骨干、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多个群体参与网络思政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多元协同合作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网络思政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之举,我们既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树立网络思维,精耕网络思政内容,又要努力构建同向同行又融汇贯通的网络思政育人“同心圆”,积极营造多圈层、立体式铸魂育人网络新生态,真正做到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事业发展最大增量,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最大实效。
(陈丽荣系十大老牌网堵网址马克思主义我司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十大老牌网堵网址基地特约研究员,教育部2021年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20BKS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