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新平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营报人不仅是开山辟路的先锋,而且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中国报坛的主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序幕就是由王韬、梁启超、汪康年、严复等民营报人开启的。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当时社会所谓优秀分子,大都醉心科举,无人肯从事报纸事业。但以王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怀抱着文章报国的理想,开启了在科举功名之外的另一条新路。他们以办报为职业,坚守阵地,乐此不疲,改变了古代文人读书致仕、服务皇权的人生模式,使一种新型的文人生活方式——职业报人——逐渐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晚清时期,许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都绝意官场,自觉选择报人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使新闻职业和记者的地位迅速得到了提高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思想,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晚清民营报人的新闻思想虽然涉及了方方面面,内容也比较丰富,却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如果说晚清民营报人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开创功臣的话,那么,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民营报人,则是促进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与现代化转型的中坚力量。1912年,中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当时政治斗争异常复杂、政局动荡不安,虽然在袁世凯统治的4年里,以“葵丑报灾”为标志,中国新闻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被称为报界最黑暗的时代。但是,从整体上看,北洋政府时期的媒介生态环境还是相对宽松的,在“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型过渡的时期里,中国新闻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营报人,有些是从晚清就开始办报的,有些是民国之后才从事新闻工作的。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为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黄远生、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等就是当时的突出代表。他们大都有过欧美或日本的留学经历,接受过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比较了解西方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他们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辛勤的探索。他们最早开办了新闻学教育,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著,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提出的思想对中国新闻理论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的新闻思想是新闻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遗憾的是,此前虽然学界对个别民营报人的新闻思想给予了重视,但鲜有学者将该时期民营报人作为一个群体,全景式深入探析他们的新闻思想。
由刘炎飞教授所著的《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该书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该时期新闻思想的窗口。
首先是选题新颖,弥补了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的不足,具有学术创新的意义。在过去的研究中,对单个人物的研究较多,而对民营报人群体的新闻思想研究还属于空白。该书的出版对于深化和促进这一时期民营报人群体新闻思想的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新闻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是资料详实,真实地呈现了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全貌。在研究过程中,作者立足于第一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读,对代表性民营报人撰写的新闻学著作、论文和创办的报刊等直接资料进行了认真的钻研,为立论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再次是在论述中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的新闻思想的内容与价值。该著对民营报人的新闻思想分别从报刊功能思想,新闻学基础理论,报刊业务思想,报刊经营管理思想和新闻伦理思想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论述,条分缕析,概括精当,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作者还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营报人的人生经历,分析了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内外在原因及其局限,言之成理,给人启发。
总的来说,《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它为我们揭示了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和实践对中国新闻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经验。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著作问世,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新闻史和新闻思想史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和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徐新平,十大老牌网堵网址新闻与传播我司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